AI治堵 院士支招! 焦点热议

2023-04-17 17:36:47 来源:上海证券报

大雾天高速封路、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拥堵……面对这些出行痛点,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分享了通感一体车路互联技术的解决方案。


【资料图】

何积丰是计算机软件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,是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中心首席科学家,在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。他认为,通感一体的车路互联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应用有着积极意义,在高速场景、城市道路场景可以有效发挥治堵、畅通的作用。

从“看不见”到“可感知”

何积丰表示,通过通感一体的部署,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全天候、车道级、目标级跟踪。

高速增收、提效、安全是当前客户认可的数字化价值应用的主要场景。何积丰介绍,高速应用场景有两大诉求,一是快速引导通行,对应到感知诉求为全天候超速、停车、危险价值、事故的判别;二是雾天不封路,对应到感知诉求是雷达高精度支持所有目标位置、速率、轨迹。通感一体的车路互联技术的应用,可以实现从“看不见”到“可感知”,实现夜晚全路段事件检测,通过雷达解决高速晚上“看不见”的问题;通过雷达轨迹联系实现全天候实时定位,从“管不了”进步到“实时管”,实现危险车路全程跟踪。

在城市道路场景中,围绕“治堵”“畅通”的诉求,应用通感一体的车路互联技术,通过雷达+摄像头感知,可以提升通行效率,实现红绿灯动态控制、交通隐患分析治理、交管效率提升。

何积丰表示,加快智慧城市建设,推动智慧出行,要锚定主技术,打造大平台,深耕主产品,建设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,不断丰富场景化的应用。

聪明的车+智慧的路

“既要有聪明的车,也要有智慧的路,才能实现智慧出行,保障安全。”何积丰认为,聪明的车,是智慧出行的移动智能终端;智慧的路,要求车、路双模协同,实现智慧城市的数据采集。车端可以提供给路面及交通感知信息,路端可感知收集交通及周边信息。车路通信完成感知信息共享,实现实时动态的孪生元宇宙。

何积丰表示,通感一体车联愿景是助力智能交通和智能驾驶走向规模应用。要共同打造人车路智能互联平台。在车端实现车辆智能系统,汽车网联协同;个体用户拥有个人便携电子设备;路端布局道路通信设施、道路智能化设施;在通信端,实现车与车通信、车与人通信、车与路通信、车与平台通信、车内通信;在平台端,建设服务平台,包括公共服务平台、行业应用平台、数据平台、业务支撑平台。城市建设实现智慧小区、智慧园区、智慧商圈、智慧生活。

无人驾驶从封闭的场景

迈向更开放的空间

随着新能源汽车广泛普及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不断突破,“聪明的车”“智慧的路”形成的车路协同已从理论走向实践,无人驾驶从封闭场景迈向更开放的应用空间。

何积丰介绍,从技术的发展应用进展来看,在封闭场景,通感一体车路互联技术有着刚性需求和应用生态,商用模式清晰,正在加速推动商用,代表案例是卡车自动驾驶。在半开放场景中,在高速干线物流场景下的应用逐渐成熟,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,提升通行量。但在开放场景,还需要稳步推进城市场景探索,比如推动在智慧交通管理、辅助驾驶、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用。

何积丰院士举例介绍,在城市应用场景中,惠州市“畅通工程”城市智慧交通建设项目通过摄像头+雷达构建了感知功能;广州计划未来三年投资建设全息路口,路段配置摄像头+雷达。

港口、物流基地等场景是智慧通行的主要实践基地。主线科技合伙人、前瞻院院长王超介绍,天津港智慧港口项目,是车路协同超L4级无人驾驶在港口规模化商用落地,实现了无人集卡集群整船作业。在宁波舟山港,实现了混行无人驾驶智慧港口。在中海油惠州物流基地,实现干散货码头无人驾驶项目。在合肥港,实现了全国首个内河港无人驾驶应用项目。

从“聪明的车”发展角度来看,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。为加快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,2020年2月,我国多部委联合发布《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》,并提出战略愿景:

到2025年,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、产业生态、基础设施、法规标准、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。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,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。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,车用无线通信网络(LTE-V2X等)实现区域覆盖,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(5G-V2X)在部分城市、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,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。展望2035到2050年,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、更加完善。安全、高效、绿色、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,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
结合国家提出的目标要求,产业发展、企业蓄力的进展,以及社会生产生活需求等因素判断,业界专家认为,2025年或为我国无人驾驶市场发展的关键年份节点,将迎来规模性产业化契机。

(文章来源:上海证券报)

标签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大众晚报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